作者/來源:張健 梁欽鋒 郭慶華 于廣鎖 于遵宏(煤氣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華東理工大學,上海 200237) 日期: 2010-05-06 點擊率:3032
近年來,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(fā)展,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呈現出加速增長的趨勢。據統(tǒng)計,中國在2006年能源消耗總量高達24.6億t標煤,占世界消耗的15%左右。據多方預測,中國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,能源需求仍然將繼續(xù)高速增長。中國工程院院土鄭健超指出,到2020年我國的能源需求將達到31億t標煤左右,為當年全球的13.2%、美國的60%、印度的3.29倍、英國的7倍。
巨大的能源消耗一方面對我國資源供應提出很大挑戰(zhàn),另外一方面也對我國乃至全球的氣候帶來一定的影響。隨著俄羅斯在《京都議定書》的簽字,該協(xié)定已經于2005年全面生效,雖然中國作為發(fā)展中國家不承擔主要減排責任,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使我國承受了很大的壓力。據EIA(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Energy)介紹,中國的CO2排放量2005年達3 322Mt,占全球排放量比例為13。6%。因此,我國在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,減少CO2氣體排放的任務還很重。
基于我國缺油少氣的能源儲存現狀,我國的能源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的格局,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。另外,隨著國際油價的飛漲,石化行業(yè)承受了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,這也預示著以煤為原料的煤化工將得到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面對我國嚴峻的溫室氣體減排形勢,在煤化工的發(fā)展中,CO2減排問題必須得到解決。
1 CO2減排研究現狀
目前,國內外關于CO2減排研究主要分兩個方面:(1)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,減少能源的不必要消耗,在節(jié)能的同時,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,即節(jié)能減排。目前,該類技術改造項目大多符合聯合國清潔發(fā)展機制(簡稱C叫)項目的現有方法,可從該機制中根據市場供需變化,爭取與CO2減排量相對應的資金。(2)將主要CO2排放源排放出的CO2收集起來,暫時埋存到地下,以降低空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。該技術被稱為二氧化碳捕集及埋存技術,簡稱CCS(carboncapture and storage)。近幾年,該技術逐漸成為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研究的熱點。世界各國紛紛啟動二氧化碳捕集及埋存項目,如:美國的未來電計劃、澳大利亞“ZeroGen”項目、英國—澳大利亞礦業(yè)集團和英國石油公司合作的"Kwinanahjteshufuhao計劃及我國建立的綠色煤電公司。目前,該技術主要的問題是成本和安全。許多研究機構致力于在二氧化碳捕集環(huán)節(jié)的優(yōu)化,以期減低捕集的成本,如EIA制定了化學吸收法優(yōu)化和新型分離膜材料研究的技術路線,德克薩斯州大學美國能源部下....